影从活动总结
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影从活动总结
两个星期的影从活动结束了,感觉意犹未尽。通过这个活动,让我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安彩凰校长的魅力和风采。走近名师,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安校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独有的思考和视角让我钦佩、折服,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在影从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安校的热情及对工作的那份热忱。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培养数学素养是安校的授课宗旨。每一节课都是在给我们做最好的示范,课后及时交流经验毫无保留,彰显安校的谦逊和大气,通过这项活动让我们两位老师都有了丰厚的收获。
一、高站位备课,整体设计把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我们这次听课的内容是必修三《概率》一章的.内容,以往我们对这部分内容不是很重视,对于相关概念和公式只是直接讲给学生,再结合一些例题进行巩固,效果可想而知,非常不理想。听了安校的课后,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我想只有在真正读懂了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才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实现教材的普遍性与学生的特殊性的有机结合,从而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是安校课堂的一个特色。通过课后交流,我们了解到安校的备课是怎样的过程。从学习课标开始,研读教材,了解教材体系,通读整章教材到细读本节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明确课时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三个主要问题,探究其内容的数学本质,蕴含着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每道例题设置的目的是什么?习题是怎样编排的,学生在哪些地方可能遇到困难,可能会犯怎样的错误都一一进行了解读。在整体思考的框架下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备课时常常只是看看本节课所教内容、翻翻教辅材料,就完成了,从未感悟过教材竟有这样的深度,教案是这样完成的。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备课,真正思考教与学两个方面的问题,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让教学更有效。安校的课更强调数学的素养,数学的本质,数学课的味道:培养思维能力。备课中的几个要点梳理:
(1)整理、串联知识点,形成单元的理论系统。知识点经串联以后,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其主干和枝杈经纬分明,容易看清基本数学思想的指导作用,它能使你“站在系统的高度”总揽全局,甚至能把握理论发展的方向。
(2)归纳单元理论的基本思想、中心课题和数学方法,使理解达到更高的层面。
(3)筛选单元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以利于进一步研究和以后的复习。
(4)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时时处于主动学习、思考的状态。
虽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教学经历,可安校依然坚持撰写详尽的教案,从这点也看出安校的敬业精神。
二、强调数学的有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每次听安校的常规课,如潺潺流水,纯净透彻,教学节奏舒缓又不乏轻快,教学语言精练规范,板书设计突出重点,脉络清晰。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用生动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有趣教学活动抓住学生的心,每次教学效果很好。重视过程、注重体验。精选例题,划分为不同水平:怎么做(学会做法),怎么想(学会想的方法,核心是学会思维),为什么要这样想,还能怎么想(真正做到明理),做到步步有理有据。要知道,“会做不等于会想,会想未必明理”。只有会想,而且达到了明理的水平,才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安校的课堂中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自然亲切,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注入了活力。几乎每节课都有矛盾的困扰,有巧妙的比喻,有机智的幽默,有解决问题的欢呼和掌声,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
作为高二年级的教学,安校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也就是“把书读厚”。“把书读厚”的过程,就是深入揭示概念理论和例题丰富内涵的过程,就是充分汲取智力营养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学习数学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理解水平极为重要的步骤,更是废止题海战术的必要条件和法宝。也反映出课改提倡的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理念。
通过影从听课交流,使我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有效的课堂,如何进行有效备课。要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生活实际意义的、彰显数学意义及工具性的学习内容。课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
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总而言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性,提升学科教学的价值。
感谢南院给我们提供的这次影从机会。
徐学军